保护环境在行动 建设生态需躬行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实践团赴平潭青观顶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环境学院学工办发布时间:2022-07-09浏览次数:41

7月4日至7月7日,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组成实践团前往平潭青顶村,聚焦农村热点,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一场以“低碳志愿服务农村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暑期实践旨在引导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以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7月4日上午,实践抵达顶村。随后,实践团在青关顶村针对村庄规划、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展开入户调研。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村子不使用自来水,而是用井水作为日常使用和饮用水,对此,实践团对多处居民常用的井水进行采样和检测。

经过实地的考察,实践团成员发现该村子部分垃圾桶存在垃圾堆积的卫生死角,个别井水水质浑浊等问题。在入户走访中还了解到村庄建设过程中活污及垃圾处理仍存在未处理直接排放、处理效果未达到国家水质排放标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实践团成员利用相关专业知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此外,针对部分村民不够重视环境保护,实践团在村子中摆点宣传、入户科普,重点对村子里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进行环保知识科普,推进儿童低碳意识养成,取得较好成效。

7月6日,实践团来到平潭竹屿再生水厂参观学习,据工作人员介绍,污水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臭味的环节加装了除臭系统,另外还采用了“A2/O+MBR膜工艺,该工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之一,可以很好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实地参观中,同学们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形象和深入的理解,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提供经验。

7月7日,实践团来到位于澳前镇磹报村的鲍鱼养殖场进行参观。随着沿海各种经济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到沿海水域,导致近海岸养殖区水域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上养殖区饵料残留及粪便较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指标下降,赤潮频发。此外,鲍鱼养殖主要为中、小规模养殖,养殖户环保意识参差不齐,一些养殖户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养殖废水,严重加深了污染程度。实践团在鲍鱼养殖区域多处取水样检测,以此判断该区域是否受到污染。

至此,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通过对青观顶村的考察,不仅让实践团成员领略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也希望能通过专业知识为当地的“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建言献策。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实践团成员们都相信:只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在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三棵杉树定可以成林。用好生态换好生活,用好风景换好前景,中华民族也必定在绿水青山中实现永续发展。